2018年轉瞬即逝,對于影像產業來說,2018年絕對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之年,因為在這一年里尼康和佳能雙雙投向了全畫幅無反相機市場的懷抱,并開啟了各自從EF和F卡口向新卡口系統的過度,其結果就是連帶著一批曾經忠實的DSLR相機用戶也開始對無反系統投去了期待的目光,開始出售手中的單反相機設備考慮購入全新的無反相機產品,而Dpreview的編輯Barney Britton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在挑選自己心中的2018年年度攝影器材時,Barney Britton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尼康新款Z7相機,他很享受使用這部機器拍攝照片的時刻,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他選擇Z7的理由都有哪些。
我更青睞的攝影方式并非是依賴于相機的連續自動對焦系統,事實上我使用手動對焦鏡頭的時候要更多,而且我幾乎從來不需要以每秒兩張以上的速度進行連拍。幸運的是,我恰恰避開了尼康Z7相機的最大短板,相比之下我十分喜愛這部相機更高的手柄設計,但機身本身卻又十分輕便和小巧。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相比D850,Z7無疑更加適合旅行時使用。時間倒回到今年夏天,當尼康第一次透露了他們即將發布的新款相機的消息時,很明顯尼康的工程師為即將到來的Z7設立了一些非常嚴苛的內部標準,其中之一就是畫質,另一個則是取景器體驗,這兩方面都是比照D850來做的。我現在一點兒也不會懷念單反上的光學取景器了,在我看來它們已經可以被優秀的EVF取景器所取代,但其實知道最近電子取景器才開始追上單反光學取景器的腳步,除了在一些高反差的場景下,大部分時候我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正在使用電子取景器。
我認為Z7的局限性還是在自動對焦上。當在昏暗的光線條件下拍攝一些低對比度的物體時,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AF-S模式時會變得不可預測。如果你曾經有過F/N90X和F4相機上第一代尼康自動對焦系統的使用體驗的話,你就會對在對焦時需要在畫面中尋找高光點或高反差點對焦后再鎖定對焦點完成對焦的體驗非常熟悉。所幸的是,Z7的EVF在弱光下提供了銳利且高反差的視覺效果,所以如果自動對焦已經完全不可靠了,我們還能使用發達功能后手動完成對焦。這些努力通常是值得的,特別是在使用35mm F1.8鏡頭時,這支鏡頭或許沒有最好看的焦外,但對于風光攝影來說全開也足夠銳利。
事實上,尼康已經設計了三款成像銳利的S系列鏡頭,畫面的細節揭示力已經不成問題,但現在的尼康和第三方的F卡口鏡頭卻缺少令人愉悅的焦外效果。當然,如果你更喜歡過去的F卡口鏡頭,你也可以通過安裝轉接環來實現,而真正令我期待的則是嘗試在Z7上使用我的那些老款第三方定焦鏡頭收藏。真的很感謝內置的防抖系統和又寬、又淺的Z卡口,使得Z7很有成為一部4600萬像素的數碼后背的潛力。
尼康本可以在Z7身上打安全牌,但公司的設計師們卻決定瞄準那些高端、專業的攝影師,并推出了搭載公司最好傳感器的Z7。這是一個有風險的決定,而且我絕對理解為什么一些攝影記者沒有選擇Z7。毫無疑問,Z7的自動對焦并不能與D850和D5相比,特別是在弱光條件下。而在最近和野生動物攝影師Stuart Palley交流時,也很明顯地感覺到要想讓他把自己的單反相機冷落在家,尼康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盡管Z7并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我們所期望的的“無反版D850”,但對我來說它離D850已經很近了。